根據考選部最新命題大綱(105.12.19公布)「公民科」的考試命題範疇幾乎涵蓋所有的社會學科,且試題常與新聞時事相結合,可說是一門包山包海且充滿生活化的考科。綜觀這5年的公職考試題目中可以發現:出題方向多偏重於觀念的理解及整合題型的活用,同時亦配合目前國家的時事脈動,因此考生要養成隨時關心國家時事,將概念融會應用於其中。

「公民」這科分為四大部分:第一篇是「個人、家庭、社會與文化」;第二篇是「國家、政府與政治」;第三篇是「民主與法治」;第四篇是「生產、分配與消費」,統計近年來的出題範圍趨勢,可明確看出:第一篇的出題率偏低,相對而言,第三篇及第四篇的出題率則偏高。因此,考生在準備的時間掌握上,要懂得有所拿捏。

由於國家考試「公民」這一科,受到大考中心出題題庫與國家考試歷屆試題題庫的交叉影響,不難看出;題目顯得較為靈活,甚至出現整合題型……,但對考生而言,較為優勢的部分,則是難度會進行略略調整,且儘可能避免出現過於「冷僻」的題目。

為協助考生迅速掌握公民科的考試重點,以下3點是筆者整理出的應考要領供各位考生參考~

1.先選定基本教材→原則上以「上課老師的教材」為主,勤做筆記,化繁為簡,內化成自己易於了解的文字或圖表。

2.關心時事、概念融會應用→建議考生務必要養成時時關心國事大事,並且將概念應用於相關的各章節中。

3.勤做考古題→練習題目時,如有不懂或疑問的地方,不要馬上翻閱詳解,先試著對題目再三進行思考,從字裡行間找出端倪,最後再對照詳解,如此更會有加深印象之功效。

 

公民高分心法──知己知考情、百戰必百勝!!

一、一著不慎、滿盤皆輸

考試上並沒有在某科加權計分,但很多考生都很輕忽共同科目(國文、英文與公民),其實大部份很認真準備國考的同學,專業科目都不會很弱(尤其是在補習班老師的加持下),但國文與英文因為是需要時間積累實力、範圍與又好比太平洋這樣廣(無法短時間看出成果),所以很多同學不願花時間下苦功,但共同科目才應該是上榜與否的變數,唯有每科都強才能無試不利、百戰百勝。

二、以己之長、補己之短

公民與英文共50題,大部份考生對英文的把握度不太高,在此前提下,公民的35題(70分)就變得無限大,因為必須將公民答錯題數控制在5題以內,如此才能去抵消英文成績無法掌握的變數。

三、知己知試、及第成名

針對101年至106年司五公民考情分析
從表一可以知道從101初等到106年初等,公民考題的配分在四大領域上大概以法律、政治為最重要、經濟為次、社會平均出5題左右。而且若依高中公民課綱來分析,更可以確定前四冊(高一高二學測範圍)占國考公民考試試題85%以上。


其中必須精讀的議題整理如下:

政治

國家構成四要素、國家的功能、統治正當性、政府體制(內閣、總統、混合)、我國現行政府體制、政黨制度、選舉與公投制度與國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。

法律

法律分類與立法程序、憲法人權與釋憲制度、行政法與行政程序基本原則、行政行為的類型、社維法、國家賠償、警察臨檢流程、民法與消保公交著作權法、刑法與少處法、家暴法、和解調解與仲裁制度、民訴刑訴與行訴制度、普通法院行政法院組織與重要人員。

經濟

生產可能性曲線、機會成本、比較利益、四大生產要素、供給與需求、消費與生產者剩餘、均衡與均衡發生變動、政府價格與數量管制、國貿原理與國際貿易組織、市場失靈、國民所得、物價與失業問題、政府財政與貨幣政策、貨幣與中央銀行、政府財政收入與支出。

 
arrow
arrow

    保成學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